只是問一下 (8):我們要做在耶穌身上?

不久之前,有人提問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綿羊和山羊的比喻。
他想探討的其實是善行與信心的對比。

他的疑問是可以理解的.
我也無意淡化這個難題。

相反,我的問題是——
耶穌講述這個比喻,是希望祂的門徒將人當為耶穌來看待嗎?
或至少懷著這個意念待人?
以防其中一個果真是耶穌?

我真的想知道。

多年以前,我在一所醫學院的牆上看到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的一節經文:
我病了,你們看顧我(太二十五36《和修》)。

我為自己的女兒選擇行醫這一行而自豪,尤其是她選擇了那所醫學院。
當然我希望她會以對待耶穌的態度來對待她每一個病人。

在綿羊和山羊的比喻中,那在右邊的感到驚詫,驚詫於他們曾經看顧耶穌。
他們看顧了一個病人。
他們並非以看顧耶穌為出發點。
他們只是看顧一個病人罷了。
單是那個舉動,沒有甚麼意圖或動機,他們就在審判之日蒙接納。
這就是驚詫。
耶穌回報那個舉動,沒有別的,驚詫也是!

看來,若為了得到耶穌的讚賞和驚詫而處心積慮,在心理上訓練自己以恩慈對待陌生人,將他們當為耶穌或可能是耶穌那樣來看待,是直接與比喻的要旨相悖的。

回到善行與信心的對比,究竟哪一樣使你在審判之日過關?
看來真正的善行,就是那些毫不在意動機或回報的舉動。

這豈不正是上主所欣賞的嗎?

我只是問一下。

The Good Samaritan (Brothers Dalziel, CC0, via Wikimedia Commons)

Previous
Previous

只是問一下 (9):是懲罰嗎?

Next
Next

只是問一下 (7):復活節有讓你驚詫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