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持香港的關顧事奉

過去六年,我聽過不少牧者說,無論香港情況如何,他們必須留守照顧群羊。

令人敬佩。
值得尊重

這份牧者心腸確是迫切所需,因為香港經濟正持續惡化:
*  失業率攀升;
*  食肆一間接一間倒閉;
*  樓價下跌。

此外,公義——在講章中經常與恩典一併出現的主題,卻在現實中無處可尋:
*  獨立書店關門,厭倦了消防、食環、商業登記等不同部門的騷擾和斷續封鋪;
*  政黨想舉行晚宴,卻連一間酒樓也找不到,或是推搪冷氣壞,或是廚房出問題,或是這樣那樣,有好幾次更是臨舉行前才通知不能借場;
*  不受歡迎人物連預訂網球場都辦不到;
*  外國記者不獲簽證來港;
*  政治人物出獄,直接用車送回家中,連在監獄門外迎接和擁抱也不容許;
*  政府被騙購買冒牌飲用水;
*  非法電召司機被捕;
*  中四學生以外國專業公司的產品贏得獎項;
*  高級警察知法犯法,獲輕判社會服務令。

規勸人要踐行恩典和公義的講道,卻愈來愈聽不到後者。

事實上,傳道人乾脆迴避或不再提那一半。
只剩恩典!

公義呢?
就留給上主的日子吧。
現今最好不規勸也不要求。
在講壇上宣講它,代價太高了。
在警察敲門之前,資深執事大概已經跟年輕傳道人談好。

教會合一與和諧的要求,就是不要提社會弊病和當權者的錯誤。

那些無法忍受的傳道人,最終移居海外。

剩下的給馴化了,「公義」被閹割掉。

但仍然有人反駁,指出那「恩典」的部分還有很多其他的內容:
*  佈道;
*  什一奉獻;
*  聖經;
*  使命;
*  聖潔;
*  在基督裡的神祕聯合。

可是,如果講台只宣講恩典,不敢要求公義,很快,台下就會報以藐視和嘲諷。

馴化了的傳道人和他們的講道不再是真正的事奉!

那些仍然想留下來牧養群羊的忠心牧者又如何?

很多傳道人,不知何故,長久以來的事奉都是資源緊絀,不似那些從事講道和教導的資源豐富,這是頗不合理的。

我稱他們的事奉為關顧事奉,對我來說,這才是真正的「牧養」。

有太多人需要他們探望,在醫院的故然需要,甚至是居家的亦然。

很多是年老的長者,他們的兒女逃到海外,離去的原因不難想象,或是要脫離令人窒息的香港,或是要給自己的子女提供健康的未來,或是只為保持自己的精神健康,因為六年以來,壓力有增無減。

還有那些年輕人,他們或因學歷不足、或信心不夠,而未敢冒險往外闖的。
他們正面對愈來愈難以忍受的經濟和社會壓力,卻無望離開。

這些人需要上帝。

或上帝的僕人聆聽他們,安慰他們,與他們一同禱告,說真的,他們渴望牧者的關懷。

真的,他們在教會稱呼你牧師,若他們在酒樓碰見你,甚至會給你結賬。

如果你這個牧師到家中探望他們,與他們一起禱告,他們會是何等感激?
你會感到驚訝。
我經驗過,以前在三藩市的時候。

更不用說你給他們物質上的幫助。
身為牧師的你,也可以呼籲會眾和鼓勵其他基督徒一同參與。

事奉的範疇和層面可謂不計其數。
為何還要浪費時間,糾纏於只能宣講恩典、不能要求公義、徒惹會眾嘲諷和藐視的講道?

請專注於牧養事奉。
探望有需要的人。
與他們一同禱告。
與他們分享所有。

好像基督一樣服侍他們。

這是對你好的。

Next
Next

香港基督教先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