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問一下 (26):何謂禱告的殿?

差不多好像公式一樣。

牧者宣告他的教會要成為禱告的殿。
然後邀請會眾立志禱告。
通常是力勸他們參加每週一次的祈禱會。

千篇一律。

為何以色列的聖殿會自動變成外族新教徒的教會?

再者,為何耶穌時代的禱告場所,會自動變成香港基督教教會的祈禱會?

對此,沒有人仔細研究過,令這種想法至今仍然大行其道!

路加福音十九章 45 至 46 節記載耶穌潔淨耶路撒冷聖殿,手段相當猛烈。經文這樣說:
耶穌一進聖殿就趕出在裏面做買賣的人,對他們說:「經上說:『我的殿是禱告的殿,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。』」《和合本修訂版》

New Living Translation 的腳註顯示,耶穌的話與以賽亞書五十六章 7 節和耶利米書七章 11 節相關,而「禱告的殿」則出自以賽亞書。

既然耶穌的話有其舊約背景,那麼我們是否該探討一下,耶路撒冷聖殿在何時、或如何跟禱告扯上關係呢?
是否在耶穌之前數百年的以賽亞時代,或甚至更早期,聖殿與禱告的關係已經密不可分?

看來,最簡單的做法是追溯到所羅門時代,記載聖殿奉獻禮的經文!

果然,所羅門將焦點對準禱告。

歷代志下六章 12 節:
所羅門當著以色列全會眾,站在耶和華的壇前,舉起手來〔禱告〕

接下來就是所羅門王一篇絕佳的禱文。
內容是甚麼呢?

第 36 至 39 節概括了禱文的核心祈求,就是為以色列人以至外族人祈求赦罪:
「你的百姓若得罪你,因為沒有人不犯罪,你向他們發怒,把他們交在仇敵面前,擄他們的人把他們帶到或遠或近之地;他們若在被擄之地那裏回心轉意,在被擄之地悔改,向你懇求說:『我們有罪了,我們悖逆了,我們作惡了』;他們若在被擄之地盡心盡性歸向你,又向自己的地,就是你賜給他們列祖的地和你所選擇的城,以及我為你名所建造的這殿禱告,求你從天上你的居所垂聽他們的禱告祈求,為他們伸張正義,赦免你的百姓向你犯的罪。我的神啊,現在求你睜眼看,側耳聽在此處所獻的禱告。」

耶路撒冷聖殿由所羅門建造和奉獻,按他的理解,上主曾經應許以色列人,當他們向聖殿禱告,認罪悔改,上主就會赦免他們,因此他才這樣禱告。

當人在聖殿裡禱告,甚至從遠處向著聖殿禱告,上主必側耳而聽。

認罪和赦罪總在聖殿裏相遇。
這是上主的承諾。

耶穌豈不是要提醒人這一點嗎?
聖殿的首要任務豈不是要成為禱告的殿嗎?
耶穌經常提醒祂的聽眾,祂所說的聖殿其實是指向祂的身體,這豈不是說,認罪和赦罪在耶穌裏交會嗎?

只是問一下。


但耶穌這話是以他的身體為殿。所以到他從死裏復活以後,門徒就想起他說過這話,便信了聖經和耶穌所說的。〔約翰福音二章 21~22 節《和修》〕)

Alexander Bida: Jesus expels the merchants from the Temple [1885] (Alexander Bida, Public domain, via Wikimedia Commons) 

Previous
Previous

只是問一下 (27):摩西會說甚麼?

Next
Next

只是問一下 (25):何等的眼神?